平溪深澳雙支線一日週遊
縱貫線是台灣鐵道的創始與核心,台鐵基隆站更是堂堂臺灣鐵路縱貫線起點,身為基隆人與有榮焉。
然而,諸多鐵路支線反倒深入好山好水,台鐵也發行相應的週遊券推廣國旅兼刺激觀光。
一日購得「平溪、深澳雙支線一日週遊券」,可單日在基隆海科館-瑞芳-菁桐無限來回。能自基隆市出發,一次走訪深澳線、平溪線雙支線,同為基隆人的我當仁不讓。
尤其海科館站,真的是因位在基隆市八斗子地區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而生,帶動已廢止的礦業鐵路「深澳線」重生為觀光鐵道,深澳線還是基隆美麗的海岸支線,其中的八斗子站更與台東多良車站齊名,捧場搭乘義不容辭啊!
週遊開始,海科館站其實藏在海科館主題館區的對面,躲在主幹道後方,不過有大招牌指示,還算好認。
當天自海科館站上車,基本上搭火車通勤台北的我,已經很久沒看過徹底沒人的無人車站,還是完全自動自發以悠遊卡進出的開放式車站。海科館站反倒更像是無閘門無圍牆的公園,讓拿著週遊券要蓋章進站的我,有點不太習慣,更有些不知所措。
簡易月台與站體同走工業風,簡約粗曠,但列車卻是五彩繽紛,並配合海科館走海洋風,三節車廂的「海洋漁業號」緩緩帶著我駛往瑞芳站。
瑞芳站為「深澳線」與「平溪線」的交會點,平溪線由於平溪天燈的熱潮已是非常成功的觀光鐵道,當日幾次搭乘,滿滿的日韓觀光客。一至平溪車站,大隊人馬下車,使平溪老街充斥著日韓招牌,連天燈上都客製化地填上日韓文祈願,霎時間還以為身在外國小鎮。
正因如此,我特地再往平溪線終點站菁桐邁進,過平溪站後車廂登時空曠,乘客三三兩兩,隨著列車繼續深入鄉間。我好喜歡火車駛向山區的感覺,鬱鬱蒼蒼,猶如踏進桃花源一般。
到終點站後,平溪線的小站特色益發明顯,便是大家都會在鐵道上逗留拍照(大叔都有練過並注意安全,小朋友不要學啊XD),將鐵軌當成平衡木,情侶相偕或好友並列合影留念。
菁桐站同時是座迷你小站,菁桐老街緊貼車站,沒有平溪濃郁的觀光氣息,卻更有味道,更有老街的家常。
至於菁桐礦業生活館則是反映菁桐過往的文化景點,活化鐵道旁閒置的鐵道宿舍後,改建為地方藝文展覽館。
貳層樓的建築,一樓以老照片呈現採礦生活,二樓的菁桐礦坑模型,將石底煤礦以剖面圖呈現,一群小人鑽入地底如「蟻穴」般的礦坑,辛勤勞作,將當年生活還原地栩栩如生。
不遠處還有座天燈造景的平溪分駐所,走電子天燈路線。不由得說,深山林間的光芒,於無邊黑夜中冉冉上升總帶給人希望與幸福感,但其實我更愛山城的雨,淡淡地、靜靜地,凍結了時間與思緒,不知年般地落下,洗滌我們在塵世的喧囂。
之後於菁桐老街中的礦工食堂,吃了碗扎實飽滿的礦工飯,完成「一日礦工」體驗後返程至十分站。我略過十分老街,直奔十分風景區,為我嚮往已久的「十分瀑布」而來。
當日細雨紛紛,道路濕滑,卻讓水量聚積,瀑布傾瀉而出,如同簾幕般的亮白綢緞紛紛撒下,與水池相互激盪,水聲轟隆不停。
最近的觀瀑平台還能感受到瀰漫的水氣,貼近瀑布上緣衣角甚至被微微打濕,雖然沒有藍天白雲的風光,煙雨濛濛另有情調。
一條海岸支線(深澳線)、兩個老街(平溪老街、菁桐老街)、三道風景(八斗子海濱、菁桐山城、十分瀑布)的一日踏青健行行程,其實能細細品嘗,但像我這般走馬看花,也是另一種享受。
最後結束一日週遊,我風塵僕僕,倦鳥歸巢,原路返回海科館站,回到我可愛的基隆家鄉。